top of page
搜尋
教練專欄


新莊館 - 雅貞教練 | 你不是老了,是身體卡很久!
你是不是每天都這樣 : • 前台服務人員—站6小時腳炸裂 • 會計師、行政人員—坐一整天腰背快斷掉 • 設計師、接案工作者—長時間縮在電腦前,肩膀像被膠帶黏死 別懷疑,其實這些靜態工作,每天都讓身體默默承受巨大壓力: • 久站 → 小腿後側繃緊 • 久坐 → 骨盆歪斜、肩頸僵硬 • 姿勢代償連鎖 → 呼吸變淺、下背被壓縮 這些不是「老毛病」, 而是筋膜與肌肉長期失衡的求救訊號。 不只是上班族,這些族群也中招 👇 • 🎨 設計師/繪圖筆族群:前臂過勞、肩胛內側疼痛、眼頸僵硬 • 🎹 音樂工作者(鋼琴、打擊樂):手腕過度彎曲、肩背緊繃 • 🧶 手作創作者(編織、皮革、紙藝):低頭彎腰導致脊椎長期壓縮 • 🎤 講師/家教/學生:久站久坐交替,腰椎與膝蓋輪流代償 很多人以為只是小痠小痛,直到「麻、卡、僵、痛」變成每天的日常才驚覺, 此時筋膜與神經路徑早已陷入長期失衡,光靠伸展已經不夠。 🌐 筋膜,是全身張力的「網絡系統」 當我們長期維持靜止姿勢或重複使用某部位時, 筋膜就會缺水、緊繃、滑動受限 導致血液循環與動作控制全面卡關。...
gkfitnessclub
6天前讀畢需時 2 分鐘


新莊館 - 一比教練 | 疲勞不等於效果
疲勞,不代表有效果 🤚 很多人健身後覺得「不夠累」,就懷疑今天是不是白練了😖 但其實——真正的訓練效果,並不取決於「有多累」,而在於「是否有系統的安排訓練」。 如果訓練有規劃、強度安排得當, 你應該會發現:**同樣的重量,越練越輕鬆!**💪 舉例來說: 第一次深蹲30公斤時覺得吃力, 但經過幾週練習後,第十次深蹲相同重量卻輕鬆許多, 延遲性痠痛也明顯縮短—— 這是一種身體「向上適應」的成果🔥 反之,如果只是盲目地練到筋疲力竭, 卻忽略了動作品質、訓練頻率、身體排列、不依賴慣性等等因素, 那麼再累也可能也是原地踏步💔 久而久之,只會覺得「運動沒用」,然後放棄。 用對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好不容易決定踏出第一步 像無頭蒼蠅般耗費心力就可惜了 要是你實在沒有頭緒 歡迎洽詢教練諮詢解說喔 教練:一比 Line ID:ncmiaboss IG:ncmiaboss
gkfitnessclub
10月2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新莊館 - 宇飛教練 | 揮出的不只是拳頭,而是自信與力量
🥊 揮出的不只是拳頭,而是自信與力量 很多人以為學拳就是「學打架」, 但其實學拳最珍貴的收穫, 是讓你變得更強壯、更冷靜、更有自信。 💪 1. 強化體能,雕塑身型 拳擊、踢拳、綜合格鬥等全身性訓練, 能同時鍛鍊你的心肺耐力、爆發力、核心與協調性。 再搭配重量與功能性訓練組合菜單, 讓你的身體不只更強,還能更好看、更好用! 🧠 2. 鍛鍊反應與專注力 學拳的過程,就是學習「思考與動作同步」。 閃拳、出擊、預判對手,每個動作都在訓練你的大腦與神經反應。 久而久之,你會發現自己不只是拳速變快, 連生活中的反應力與判斷力都變得更俐落! 🛡️ 3. 建立自信,學會保護自己 拳擊的價值不在攻擊,而在守護。 當你知道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與家人, 那份自信會自然流露在你的姿態、說話與眼神中。 這就是「真正的強大」。 😤 4. 釋放壓力,重啟能量 生活、工作壓力大? 打一輪沙包、流一身汗,是最健康的情緒出口。 每一次出拳,都是把壓力打出去; 每一次喘息,都是為了迎接更好的自己。 🤝 一起踏出第一步! 想學拳擊、踢拳、泰拳、綜合格鬥、南北韓
gkfitnessclub
10月1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中壢館 - 冠宇教練 | 年齡不是限制,訓練才是關鍵
年齡不是限制,訓練才是關鍵 一個簡單的 起立蹲下,其實就能看出許多身體的端倪。 從足底、骨盆到頸部,只要有任何一小部分的關節不順暢,都可能成為後續疼痛與傷害的來源。 ✨ 透過動 作與姿勢的理 解,不論是在日常生活,還是運動訓練,都能大大降低受傷風險,並提升學習興趣。 以 75歲的秋花姐 為例: 她平時就有運動習慣,身體狀態不差,但依然常有疼痛困擾。 然而,當她開始學習正確的阻力訓練,疼痛逐漸減少,更勇於挑戰不同的賽事。 💡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,真正的關鍵在於心態。 多元訓練,多元強化, 讓自己在每一次動作中都更了解身體, 提升動作知識,讓運動與生活更自在無痛! 教練:冠宇 Line:aian5513 IG:aian5513
gkfitnessclub
10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新莊館 - 念祖教練 | 運動按摩與一般按摩有什麼不一樣
運動按摩/一般按摩 什麼是科學運動按摩? 一般按摩常見的方式是「哪裡痛按哪裡」,頭痛按頭、肩膀痠就壓肩, 但這樣往往只處理表面,卻忽略真正的根源。 成吉思汗運動按摩,透過身體線索去追查「兇手」,從根源解決問題。 我們不被單一技巧所限制,並且相信按摩不該是「越痛越有效」,而是...
gkfitnessclub
9月2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新莊館 - 有善教練 | wnbf健美公開賽
wnbf健美公開賽 - 青少年健美70- 第二名 我這次比的是wnbf青少年健美70-,從今年1月開始準備,一開始的體重是78公斤,到最後上台時是67公斤,四個月減了11公斤,四個月中遇到很多問題, 像是體重卡關、過度疲勞,休息不足導致有氧時拉傷,過程中也有想過...
gkfitnessclub
5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新莊館 - 永愛教練 | 2024菁英盃全國健力錦標賽
2024菁英盃全國健力錦標賽 總合第三 、深蹲 臥推 單項第二 這一次參加菁英盃全國健力錦標賽,幸運的獲得總和第三、深蹲臥推單項第二的成績! 這幾年的健身經驗讓我明白一個道理,想要擁有一個好的體態的前提相對應就是要擁有好的運動表現。 ...
gkfitnessclub
5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新莊館 - 一比教練 | 長期訓練還是長期照護?
台灣人的平均臥床期是7~8年 現代人因長期靜態生活、飲食營養不良導致肌少症、骨質疏鬆的問題越來越普遍,而多數人認為老化造成的身體功能衰退是不可逆的。其實只要安排適當的阻力訓練,肌力和骨質都會有很顯著的提升。 ...
gkfitnessclub
5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bottom of page
